来源:复禾健康
486人阅读
扭伤后一般需要24-48小时才能贴膏药,具体时间与损伤程度和局部症状有关。急性期冷敷可减轻肿胀,待炎症缓解后使用膏药有助于活血化瘀。
扭伤后24小时内属于急性炎症期,此时毛细血管破裂、组织液渗出,表现为红肿热痛。过早贴膏药可能加重局部血液循环,导致肿胀加剧。建议先采用RICE原则处理:休息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冰敷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减轻水肿,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常见急性期可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非甾体抗炎药外敷,但需避开破损皮肤。
扭伤48小时后进入恢复期,局部出血停止且肿胀开始消退。此时贴膏药可通过温热效应促进淤血吸收,改善微循环。中药膏药如伤湿止痛膏含薄荷脑、樟脑等成分,能缓解肌肉酸痛。西药膏药如双氯芬酸钠贴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使用前需清洁皮肤,每日更换一次,出现瘙痒或皮疹应立即停用。合并骨折或韧带撕裂者需先进行影像学检查,严重扭伤配合支具固定效果更佳。
扭伤后应避免立即热敷、揉搓或剧烈活动,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选择透气性好的膏药,过敏体质者建议先小范围试用。若72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关节不稳,需及时排查韧带损伤。日常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穿戴护具可降低扭伤风险,均衡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C有助于软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