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10人阅读
心脏衰竭病人死前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端坐呼吸、意识模糊、四肢冰冷、尿量减少等征兆。心脏衰竭终末期症状主要由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常见诱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
1、呼吸困难加重患者静息状态下出现明显气促,常伴粉红色泡沫痰,与肺淤血加重及急性肺水肿有关。此时需立即半卧位吸氧,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减轻肺水肿,或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家属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平卧加重症状。
2、端坐呼吸患者无法平卧需持续保持坐位,提示左心衰竭导致肺静脉压急剧升高。可能伴随大汗淋漓、烦躁不安,需紧急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家属需协助调整体位,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避免强行平卧诱发窒息。
3、意识模糊因脑灌注不足出现嗜睡或谵妄,多与心输出量骤降、代谢性酸中毒相关。需检测血压和动脉血气,必要时静脉滴注多巴胺维持血压。家属应注意防止患者坠床,记录意识状态变化时间点供医生参考。
4、四肢冰冷肢体末梢皮肤出现花斑样改变,反映外周循环衰竭。此时血压常低于90/60mmHg,需停用利尿剂并快速补液,可能需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器官灌注。家属可通过加盖保暖毯避免体温过低,但禁止使用电热毯以免加重休克。
5、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提示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与肾血流灌注不足相关。需留置导尿管精确记录尿量,调整利尿剂使用方案。家属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如出现酱油色尿需警惕肌红蛋白尿。
心脏衰竭终末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建议准备医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每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保持室内温度22-24摄氏度,湿度50%-60%。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备好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定期与主治医生沟通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