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52人阅读
女性小便控制不住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盆腔器官脱垂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通常与盆底肌松弛有关,常见于产后女性、中老年人群。咳嗽、打喷嚏或提重物时可能出现漏尿。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或雌激素软膏,必要时选择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
2、急迫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多由膀胱过度收缩引起,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后无法控制排尿。可能与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或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配合膀胱训练改善症状。
3、混合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具备压力性和急迫性特征,常见于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黏膜萎缩,盆底支持力减弱。需结合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如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联合盆底康复训练。
4、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尿频尿急伴失控漏尿,可能与膀胱感觉神经敏感化有关。建议记录排尿日记,避免摄入咖啡因,遵医嘱使用盐酸黄酮哌酯片或米拉贝隆缓释片调节膀胱功能。
5、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脱垂时膀胱解剖位置改变可导致排尿障碍,常见于多产、长期腹压增高者。轻症可用子宫托支撑,重症需行盆底重建手术。伴有尿失禁时可配合使用盐酸丙哌维林片改善症状。
日常应注意避免憋尿,控制饮水量在每小时200毫升以内,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穿着透气棉质内裤,保持会阴清洁干燥。肥胖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便秘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每组收缩8-12次,每日3组。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至泌尿外科或妇科就诊,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