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87人阅读
女性会得膀胱癌,但发病率低于男性。膀胱癌可能与长期吸烟、接触化学致癌物、慢性膀胱炎症、遗传因素及盆腔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无痛性血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
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致癌物质通过尿液排泄时会刺激膀胱黏膜,增加癌变风险。女性吸烟者需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必要时行膀胱镜检查。临床常用诊断方法包括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活检等。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卡介苗注射液、注射用顺铂等药物。
2、化学致癌物接触长期接触染发剂、橡胶制品中的芳香胺类物质可能诱发膀胱癌。从事相关行业的女性应做好防护,定期筛查。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镜下血尿,进展期可出现排尿疼痛、下腹部包块。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治疗可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3、慢性膀胱炎症反复尿路感染或长期留置导尿管导致的慢性刺激可能引发膀胱黏膜异常增生。糖尿病患者、脊髓损伤患者风险较高,临床可见尿液浑浊、下腹坠胀感。需控制基础疾病,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
4、遗传因素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会增加膀胱癌发病概率。有家族史的女性建议40岁后每年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此类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等,需多学科联合诊治。
5、盆腔放射治疗宫颈癌等盆腔肿瘤放疗后可能继发放射性膀胱炎,进而增加癌变风险。患者放疗后应长期随访,出现血尿需及时行膀胱镜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膀胱灌注化疗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可能需尿流改道。
女性预防膀胱癌需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接触化学染料,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代谢。出现无痛血尿应立即就医,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筛查。术后患者需定期膀胱灌注治疗,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及辛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