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03人阅读
皮肤念珠菌病主要由念珠菌感染引起,可能与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长期潮湿环境、糖尿病控制不佳、滥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皮肤念珠菌病通常表现为红斑、瘙痒、脱屑或白色分泌物等症状,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
1、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是皮肤念珠菌病的常见诱因。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或化疗后的癌症患者,因免疫系统功能减弱,难以抵御念珠菌侵袭。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广泛性皮肤红斑伴糜烂,需遵医嘱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系统性抗真菌药物,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
2、皮肤屏障受损皮肤外伤、烧伤或慢性皮炎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破坏,为念珠菌定植创造条件。表现为伤口周围出现卫星状丘疹或脓疱,可局部涂抹硝酸咪康唑乳膏联合克霉唑溶液湿敷。日常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3、长期潮湿环境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或穿戴不透气衣物,易使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腹股沟滋生念珠菌。特征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片伴浸渍发白,建议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患处后外涂联苯苄唑乳膏,并更换吸湿透气的棉质衣物。
4、糖尿病控制不佳血糖未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皮肤表面糖分含量升高,促进念珠菌繁殖。好发于外阴、指间等部位,呈现糜烂性红斑伴剧烈瘙痒。除规范使用盐酸特比萘芬凝胶外,需严格监测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5、滥用抗生素长期广谱抗生素使用会破坏皮肤正常菌群平衡,导致念珠菌过度增殖。常见于口腔、肛周等部位,可见白色伪膜或凝乳状分泌物。需停用非必要抗生素,配合制霉菌素片含漱或外用,必要时补充益生菌调节微生态。
预防皮肤念珠菌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使用碱性洗剂,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出现持续红斑、脱屑或渗液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确诊,不可自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日常可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肥胖人群需特别注意皮肤皱褶部位的护理,免疫力低下者可通过适度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