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28人阅读
贫血可挂血液内科或普通内科就诊,主要通过血常规、铁代谢检查、骨髓穿刺等方式确诊。贫血可能由缺铁、失血、造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检查结果判断病因。
1、血液内科血液内科是贫血的首选科室,尤其适用于长期贫血、伴随出血倾向或血象异常的患者。医生会通过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参数,若发现平均红细胞体积减小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增大则需排除巨幼细胞性贫血。进一步可能安排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铁代谢检查,或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检测。对于难治性贫血或疑似骨髓病变者,可能建议骨髓穿刺活检明确造血功能。
2、普通内科轻度贫血患者可先就诊普通内科进行初步筛查。医生会询问月经量、消化系统症状等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判断是否存在面色苍白、舌炎等体征。基础检查包括血常规和便潜血试验,用于排查消化道出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若发现异常指标或病因复杂,内科医生会转诊至血液专科。妊娠期贫血也可在产科或内科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3、急诊科急性严重贫血如血红蛋白低于60g/L伴心悸、晕厥时需急诊处理。急诊科会快速完成血常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立即补液输血。同时通过腹部超声、胃镜等检查寻找出血灶,稳定生命体征后转入专科治疗。溶血危象患者可能出现酱油色尿,急诊会检测游离血红蛋白和结合珠蛋白水平。
4、妇科月经过多导致的贫血应挂妇科,医生会通过妇科超声评估子宫肌瘤、腺肌症等病变,检查性激素水平判断是否因排卵障碍引起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同时监测血清铁指标。避孕药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能被推荐用于减少月经量,重度贫血需配合铁剂治疗。
5、消化内科慢性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贫血需消化内科排查。胃镜检查可发现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上消化道病变,肠镜则诊断结肠息肉、肿瘤等下消化道出血源。胶囊内镜适用于小肠出血定位,粪便隐血试验需连续检测3次提高检出率。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缺铁性贫血需根除治疗。
确诊贫血后需根据病因调整饮食,缺铁性贫血可适量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需补充富含叶酸的绿叶蔬菜和B12的蛋奶制品。长期素食者应注意营养均衡,咖啡和茶应与餐食间隔2小时以免影响铁吸收。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