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35人阅读
贫血七项是指用于评估贫血病因的七项实验室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
1、血常规血常规是贫血筛查的基础项目,通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判断贫血程度及类型。缺铁性贫血常见血红蛋白降低伴小细胞低色素改变,巨幼细胞性贫血则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
2、血清铁血清铁检测可直接反映体内铁储备情况。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水平明显下降,而慢性病性贫血患者血清铁可能正常或偏低。检测需空腹采血,避免饮食干扰。
3、铁蛋白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存最敏感的指标。缺铁性贫血时铁蛋白水平降低,慢性炎症或肿瘤导致的贫血则可能正常或升高。该指标受炎症状态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转铁蛋白饱和度转铁蛋白饱和度计算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的比值,正常值为20%-50%。该指标低于15%提示缺铁性贫血,高于50%需警惕铁过载疾病。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铁剂治疗效果。
5、总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反映血液中转铁蛋白的携铁能力。缺铁性贫血时总铁结合力代偿性升高,慢性病性贫血则降低。该指标需与血清铁同步检测才有临床意义。
6、叶酸叶酸检测用于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常见于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需求增加等情况。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或避孕药可能干扰叶酸代谢,需定期监测。
7、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恶性贫血和神经系统损害。检测包括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和甲基丙二酸测定。胃切除术后、长期素食者及老年人是缺乏高危人群。
贫血七项检查需根据临床表现选择组合。缺铁性贫血重点观察铁代谢指标,巨幼细胞性贫血侧重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检查前应避免近期输血或补铁治疗。日常饮食需保证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造血原料食物的摄入,长期素食者建议定期监测营养指标。发现异常应及时血液科就诊,避免自行补充铁剂或维生素干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