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6人阅读
前列腺癌的发病与遗传基因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前列腺癌的发生主要与遗传易感性、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炎症刺激、环境暴露等因素有关,其中约10%的病例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具有BRCA1/2基因突变或林奇综合征等遗传疾病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一级亲属中有前列腺癌患者的人群,患病概率比普通人群高2-3倍。这类遗传性前列腺癌往往发病年龄较早,肿瘤侵袭性更强。基因检测可帮助识别高风险人群,但需注意大多数前列腺癌仍为散发病例。
非遗传因素在前列腺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长期高脂肪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可能促进疾病发生。职业接触镉等重金属、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也与发病相关。年龄增长和雄激素水平异常是公认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些环境因素与遗传背景共同作用,最终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建议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从45岁开始定期进行PSA检测和直肠指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番茄红素和维生素E。避免久坐和过度饮酒,规律锻炼有助于降低风险。若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可通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等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