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23人阅读
耳朵里面疼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耳部外伤、神经性耳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治疗、耵聍取出、止痛处理、神经调节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多因挖耳损伤或污水进入耳道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痛伴瘙痒或渗液。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若出现耳周红肿需配合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
2、中耳炎中耳炎常继发于感冒或鼻窦炎,致病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耳深部胀痛及听力下降。急性期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鼓膜穿孔者禁用滴耳液。
3、耵聍栓塞耵聍腺分泌过多或清理不当会导致耵聍堵塞耳道,引发闷胀性疼痛,可能伴随耳鸣。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用耵聍钩取出,禁止自行掏挖以免损伤鼓膜。
4、耳部外伤耳道机械性损伤如掏耳过深、异物刺入等会造成局部黏膜破损疼痛。轻微擦伤可用碘伏消毒,若存在异物残留需急诊处理。外伤后72小时内避免耳部进水以防感染。
5、神经性耳痛三叉神经或舌咽神经受刺激可能引发放射性耳痛,常见于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可尝试热敷缓解,必要时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合并头痛者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
日常需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进水。耳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眩晕、听力骤降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儿童表述不清耳痛时,家长应观察是否伴有抓耳、哭闹、拒食等行为,婴幼儿避免使用棉签清理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