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88人阅读
躯体化障碍的症状疼痛是真实存在的,属于功能性躯体症状。躯体化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多种躯体不适症状,包括疼痛、胃肠道反应、心悸等,但医学检查无法发现器质性病变。这类症状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并非故意伪装。
躯体化障碍的疼痛具有明确生理机制。长期焦虑抑郁情绪可导致大脑疼痛调节系统功能紊乱,使患者对疼痛敏感性增高。同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会引起肌肉紧张、血管收缩等变化,产生真实的酸痛、刺痛等感觉。这类疼痛常呈现游走性特点,可能涉及头部、背部、四肢等多个部位,疼痛程度与实际组织损伤程度不匹配。
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轻度器质性问题。长期心理压力可能诱发胃肠功能紊乱、紧张性头痛等功能性疾病,这类继发性病变会产生客观存在的疼痛。少数情况下,躯体化障碍患者可能同时存在未被发现的器质性疾病,需要医生通过详细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躯体化障碍患者应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除规范使用抗抑郁药物外,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错误疼痛认知。建议保持规律作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家属需理解患者痛苦的真实性,避免质疑态度加重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