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20人阅读
躯体抑郁症属于抑郁症的一种亚型,病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需结合具体症状评估。躯体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疼痛等,但医学检查往往无明确器质性病变。该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长期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心理评估和临床检查确诊。
多数患者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症状,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躯体症状通常与情绪波动相关,可能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乏力等伴随表现。早期干预以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为主,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错误躯体认知有明显帮助。部分患者需联合抗抑郁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调节神经递质。
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重度抑郁状态,出现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自杀倾向。这类患者往往伴随顽固性躯体疼痛、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常规治疗效果有限。需采用强化治疗方案,如联合米氮平片改善睡眠,或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严重自杀风险者需考虑住院治疗。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记录躯体症状与情绪变化的关联性,有助于心理治疗时识别触发因素。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念头,须立即至精神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