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81人阅读
全胃切除后可能出现营养吸收障碍、贫血、倾倒综合征、消化功能紊乱及体重下降等问题。全胃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胃癌等疾病,术后需长期调整饮食结构并定期监测营养状况。
全胃切除后食物直接进入小肠,缺乏胃酸和胃蛋白酶参与消化,蛋白质、铁、维生素B12等吸收效率降低。患者易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需通过注射维生素B12或口服铁剂补充。术后早期进食后可能突发心悸、出汗等倾倒综合征,与高渗食物快速进入肠道有关,建议少量多餐并避免高糖饮食。消化道重建可能引起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表现为烧心、反酸,需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中和胆汁。体重持续下降与摄入不足及吸收不良相关,可选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补充能量。
全胃切除后需建立新的饮食规律,每日分6-8餐进食,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鱼肉泥。烹饪时用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脂肪消化。定期检测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必要时静脉补充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胃镜,监测吻合口情况及有无肿瘤复发。长期随访中若出现骨痛、骨折等表现,需排查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的骨质疏松。
术后康复期应避免快速起身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反流。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食谱,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改善肠功能。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促进肠蠕动,但避免负重运动以防疝气发生。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应对突发低血糖,出现持续呕吐或腹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