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3人阅读
全组鼻窦炎是指所有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同时发生炎症的疾病,通常由感染、过敏或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
1、感染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可能引发鼻窦黏膜充血肿胀,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面部压迫感等全身症状。
2、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继发感染时可波及全组鼻窦,患者常伴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过敏反应,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长期过敏可能导致鼻息肉形成。
3、解剖异常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大等结构问题会阻碍鼻窦引流,增加炎症概率。CT检查可明确解剖变异程度,严重者需手术矫正。这类患者易反复发作鼻窦炎,可能伴随嗅觉减退。
4、环境刺激长期暴露于粉尘、冷空气或化学气体中会损伤鼻窦黏膜防御功能。建议佩戴口罩防护,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职业暴露人群可能出现持续性鼻部灼热感。
5、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全组鼻窦炎,可能伴随真菌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严重时需静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这类患者炎症易扩散至眼眶或颅内。
全组鼻窦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用40℃温水熏蒸鼻腔10分钟促进分泌物排出。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擤鼻时避免用力过猛。若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或高热需立即就医,防止发生颅内并发症。恢复期可进行鼻腔冲洗,但须使用灭菌生理盐水避免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