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33人阅读
缺血性贫血可能会引起心脏损伤。缺血性贫血通常由铁元素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等因素导致,长期未纠正可能因心肌供氧不足诱发心脏损伤。
缺血性贫血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心脏会代偿性加快收缩频率和增强收缩力度以维持供氧,这种长期超负荷工作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贫血性心脏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壁运动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特殊类型的心脏损伤。妊娠期女性合并重度缺血性贫血时,胎盘供氧不足可能同时引发胎儿宫内窘迫。老年人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贫血会加重心肌缺血程度,增加心绞痛发作频率。儿童长期贫血可能影响心脏发育,导致心室壁增厚等结构性改变。
建议缺血性贫血患者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及时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同时增加动物肝脏、瘦肉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表现时,需立即进行心脏超声和心肌酶谱检查。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者应在血液科和心内科共同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避免盲目使用补铁药物掩盖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