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64人阅读
口腔颌面肿瘤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放射性物质接触以及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口腔颌面肿瘤通常表现为口腔内肿块、疼痛、溃疡经久不愈、牙齿松动或面部麻木等症状。
1、遗传因素部分口腔颌面肿瘤具有家族聚集性,如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可能增加肿瘤发生概率。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临床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等,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2、长期吸烟饮酒烟草中的焦油和酒精代谢产物会持续刺激口腔黏膜,导致上皮异常增生。这类患者常见口腔白斑或红斑病变更易恶变。建议戒烟限酒,出现黏膜异常时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等辅助治疗。
3、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口咽部肿瘤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可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临床可见菜花样赘生物。预防性接种HPV疫苗有一定保护作用,治疗可选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配合手术切除。
4、放射性物质接触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或接受头颈部放疗可能诱发颌骨肉瘤等恶性肿瘤。这类患者需加强防护措施,出现骨痛或麻木感应及时就诊。诊断明确后可能需要放射性粒子植入或使用注射用顺铂等化疗药物。
5、慢性炎症刺激长期存在的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摩擦可导致局部黏膜反复溃疡。慢性创伤性溃疡可能发展为癌性溃疡。应及时处理口腔内刺激因素,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愈合,必要时行组织活检。
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腔颌面肿瘤的重要措施,建议每日使用软毛牙刷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间隙。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黏膜异常,40岁以上吸烟人群应每年进行专业口腔癌筛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新鲜蔬菜水果,限制腌制、烧烤类食品。出现口腔溃疡超过两周不愈、不明原因牙齿松动或面部感觉异常时,须立即就诊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