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64人阅读
人工晶体置换手术风险通常较小,但存在少数特殊情况可能增加手术风险。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白内障或矫正屈光不正,技术成熟且安全性较高。术后可能出现感染、角膜水肿、后囊膜混浊等并发症,多数可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避免。
人工晶体置换手术在规范操作下风险可控。术前需完善眼部检查排除活动性炎症、严重角膜病变等禁忌证。术中采用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切口微小且恢复快。常见轻微并发症包括短暂性眼压升高、轻度角膜水肿,通常1-2周内自行缓解。术后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后发性白内障等迟发问题,通过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即可解决。
少数患者可能面临较高手术风险。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晚期等基础眼病者,术后炎症反应可能加重。高度近视患者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偏低者术后易出现持续性角膜水肿,需考虑角膜移植。术中后囊膜破裂可能导致人工晶体偏位,需二次手术调整。这些情况需术前充分评估,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术后需避免揉眼、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行为,遵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3-4周。出现眼痛加剧、视力骤降等症状需立即就诊。保持术眼清洁干燥,睡眠时佩戴眼罩防护。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及锌元素,促进角膜修复。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眼压及眼底情况。人工晶体置换术后多数患者视力可显著改善,规范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