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06人阅读
韧带损伤和半月板变性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韧带损伤多由运动创伤或外力牵拉导致,表现为关节稳定性下降和局部肿痛;半月板变性常与退行性改变或慢性劳损有关,主要症状为关节弹响和活动受限。
1、保守治疗急性期需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制动、冰敷消肿、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慢性期可进行低强度康复训练,如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增强肌力。使用膝关节支具提供外部稳定支持,避免二次损伤。每日热敷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外用药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润滑功能,严重肿胀可短期口服地奥司明片减轻炎症渗出。中成药如伤痛宁胶囊有助于活血化瘀。
3、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缓解深层组织炎症,超声波促进软骨修复。体外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肌腱端病,可刺激组织再生。水疗和冷热交替疗法能改善关节活动度,低频脉冲电刺激可延缓肌肉萎缩。
4、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注射通过释放生长因子促进韧带半月板修复,需抽取自体血液离心制备。透明质酸钠注射增加关节液黏弹性,缓解摩擦疼痛。糖皮质激素注射仅用于严重滑膜炎,每年不超过3-4次以防软骨损害。
5、手术治疗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红区撕裂,部分切除术用于不可修复的白区损伤。韧带重建术常取自体腘绳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术后需佩戴可调式支具6-8周。软骨移植术适用于合并大面积软骨缺损者,术后需持续生物力学保护。
康复期应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动作。补充硫酸软骨素和胶原蛋白肽可能有助于软骨修复,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可维持关节功能。术后需定期复查MRI评估愈合情况,渐进式增加康复强度。若出现关节交锁或突发肿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