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54人阅读
容易引起咽鼓管阻塞的疾病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和鼻咽部肿瘤。咽鼓管阻塞可能导致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需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
1、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起咽鼓管黏膜充血肿胀,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伴随耳闷或耳鸣。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片减轻黏膜水肿,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缓解炎症,感染严重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细菌感染。
2、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鼻黏膜水肿可能蔓延至咽鼓管开口。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可能引发耳部堵塞感。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片抗过敏,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局部抗炎,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孟鲁司特钠片。
3、鼻窦炎急性鼻窦炎可能导致脓性分泌物阻塞咽鼓管,慢性鼻窦炎则可能引起咽鼓管周围组织增生。患者常有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配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细菌感染时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
4、腺样体肥大儿童腺样体肥大会直接压迫咽鼓管咽口,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轻度肥大可使用鼻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合并感染时需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保守治疗无效或伴有睡眠呼吸暂停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
5、鼻咽部肿瘤鼻咽癌等占位性病变可能压迫或浸润咽鼓管,表现为单侧耳闷、涕中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确诊需鼻咽镜活检,治疗根据分期选择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等,同时需处理继发的咽鼓管功能障碍。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做吞咽动作帮助咽鼓管开放。反复出现耳闷胀感或听力下降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通过耳镜、声导抗等检查明确病因。儿童患者家长需关注其睡眠呼吸状况,避免长期缺氧影响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