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71人阅读
儿童锁骨骨折可通过观察异常姿势、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方式发现。锁骨骨折通常由跌倒、撞击等外力作用引起,表现为患侧肩部下垂、拒绝活动上肢等症状。
1、异常姿势儿童锁骨骨折后常出现患侧肩部明显下垂,头部向患侧倾斜的保护性姿势。家长可观察到患儿坐立或站立时双侧肩膀不对称,患侧上肢紧贴身体不敢活动。这种异常姿势是因骨折断端移动导致肌肉痉挛引起的代偿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
2、局部肿胀骨折后24小时内患处可能出现皮下淤血和肿胀,触摸时可感知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拒碰锁骨区域,较大儿童可明确指出疼痛位置。肿胀程度与骨折移位相关,但部分青枝骨折可能仅有轻微隆起,需通过影像学确诊。
3、活动受限患儿会主动避免患侧上肢的抬举、旋转等动作,穿衣或抱玩具时出现困难。检查时可发现患侧上肢外展不超过90度,强行活动会引发剧烈哭闹。这种保护性制动现象是判断骨折的重要指征,家长应避免自行测试以免加重损伤。
4、骨摩擦感完全性骨折移动患肢时可能触及断端摩擦感或听到骨擦音,但非专业人员不应刻意检查。该体征多见于大龄儿童严重骨折,婴幼儿因骨膜较厚较少出现。发现此症状需立即固定患肢并送医,防止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
5、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可显示骨折线位置和移位程度。对于疑似但X线未显影的病例,可采用超声或CT三维重建检查。青枝骨折可能仅表现为骨皮质皱褶,需由专业放射科医师结合临床判断。
发现儿童锁骨骨折后应使用三角巾临时固定患肢,避免按压肿胀部位。日常需注意预防跌倒碰撞,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促进骨骼修复。恢复期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确保骨折对位良好。若出现患肢麻木、苍白等异常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