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81人阅读
宝宝幽门梗阻可通过呕吐、腹部包块、体重下降、脱水及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判断。幽门梗阻通常由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幽门部溃疡瘢痕收缩、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呕吐宝宝出现喷射性呕吐是幽门梗阻的典型表现,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奶液或食物,不含胆汁。呕吐多发生在喂奶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随着病情进展,呕吐频率逐渐增加。家长需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与进食的关系,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若呕吐伴随发热或血性呕吐物,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并发症。
2、腹部包块在宝宝右上腹可触及橄榄形包块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特征性表现。包块位于肋缘下腹直肌外侧缘,质地较硬,在宝宝空腹或呕吐后更易触及。家长可在宝宝安静时用温暖的手指轻柔触摸,发现异常包块应及时就医。需注意与肠套叠等疾病引起的腹部包块鉴别。
3、体重下降由于频繁呕吐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宝宝会出现体重不增或明显下降,严重时可低于出生体重。家长需定期测量并记录宝宝体重变化,绘制生长曲线。若连续多日体重无增长或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需高度警惕幽门梗阻可能。
4、脱水表现长期呕吐会导致宝宝出现脱水症状,表现为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口唇干燥等。家长可观察宝宝尿布更换频率,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每日需更换6-8次尿布。轻度脱水可通过增加喂奶频次缓解,中重度脱水需立即就医补液治疗。
5、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幽门梗阻的首选方法,可测量幽门肌层厚度和幽门管长度。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扩张、幽门管狭窄呈线状及钡剂排空延迟。这些检查需在专业医疗机构由医生操作判断,家长发现宝宝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
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的进食情况和呕吐特点,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体重变化。喂养时采取少量多次方式,喂奶后竖抱拍嗝。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小儿外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确诊后轻度病例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需遵医嘱逐步恢复喂养并定期复查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