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88人阅读
耳朵进水很深抖不出一般可以自愈,但若伴随耳痛或听力下降需就医处理。
耳道内的水分通常可通过重力作用或体温蒸发自然排出,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人体外耳道呈S形弯曲,少量进水时通过单脚跳跃、侧头轻拉耳廓等方式可辅助排出。耳道皮肤分泌的耵聍具有疏水性,能减少水分滞留。日常洗澡或游泳后短暂耳闷感属于正常现象,避免用棉签深掏以防将水分推入更深部位。
若进水后出现持续耳闷胀感超过24小时,或伴随耳痛、瘙痒、流脓、听力减退等症状,可能提示继发外耳道炎或鼓膜损伤。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或既往有中耳炎病史的人群更易继发感染。此时需耳鼻喉科医生使用专业器械吸除水分,并排查是否存在真菌或细菌感染。儿童因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若发现其频繁抓耳、哭闹应及时就诊。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游泳时可佩戴防水耳塞,避免用力掏耳或使用尖锐物品处理进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