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3人阅读
抽动症的严重程度可通过症状频率、持续时间、功能损害及共病情况综合判断。主要有运动抽动强度、发声抽动影响、日常生活干扰、情绪行为问题、共患疾病类型五个评估维度。
1、运动抽动强度轻度抽动症表现为短暂眨眼或面部抽动,每日发作数次且能自主短暂抑制。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现甩头、踢腿等大幅动作,发作频率超过每小时10次,伴随肌肉疼痛或关节损伤。需记录抽动部位、幅度及是否导致皮肤破损等躯体伤害。
2、发声抽动影响清嗓、吸鼻等简单发声对社交影响较小,而突然喊叫、秽语等复杂发声可能引发他人误解。评估需关注声音音量、是否干扰课堂秩序,以及是否诱发焦虑性回避行为如拒绝上学。
3、日常生活干扰观察穿衣、进食等自理能力是否受限,书写绘画等精细动作能否完成。重度患者可能因抽动无法握笔或使用餐具,需要他人协助完成基础生活事务。
4、情绪行为问题半数患者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强迫行为,出现情绪爆发、自伤倾向时提示病情加重。需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因抽动导致的羞耻感、抑郁情绪等心理反应。
5、共患疾病类型单纯抽动症预后较好,若合并癫痫、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时需优先处理原发病。抽动持续超过1年且症状不断恶化者应进行脑电图等专科检查。
建议家长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特点,避免过度提醒抽动行为。保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减少摄入含咖啡因食品。当抽动导致学习困难或社交障碍时,需及时至儿童神经内科进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估,必要时联合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注意避免因过度关注症状而加重儿童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