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5人阅读
直肠内异物可通过手法取出、内镜取出、药物治疗、灌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直肠内异物可能与误吞异物、性行为不当、外伤、肠道疾病、精神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肛门疼痛、排便困难、便血、腹胀、发热等症状。
1、手法取出体积较小且位置较浅的异物可由医生通过肛门指检或器械辅助直接取出。操作前需进行肛门局部麻醉减轻疼痛,操作时避免暴力牵拉导致直肠黏膜损伤。适用于纽扣、果核等表面光滑的小型异物,取出后需观察是否有出血或感染迹象。
2、内镜取出对于位置较深或尖锐的异物可采用结肠镜或直肠镜取出。内镜能清晰定位异物并评估肠壁损伤情况,可取出鱼刺、牙签等易刺伤组织的异物。操作中需注气扩张肠腔,使用抓钳或网篮小心夹取,术后需禁食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药物治疗若伴有感染需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疼痛明显者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对于精神障碍导致的异物滞留,需配合奥氮平片、盐酸舍曲林片等精神类药物进行干预。
4、灌肠治疗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异物或粪便嵌塞,通过温盐水或甘油灌肠软化异物促进排出。操作时灌肠液温度需保持在37℃左右,压力不宜过高,可重复进行但单日不超过3次。禁忌用于肠穿孔或尖锐异物患者。
5、手术治疗当异物导致肠穿孔、大出血或经其他方法取出失败时需行剖腹手术。常见术式包括直肠切开取异物术、肠段切除术等,术后需留置引流管并禁食。手术风险包括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发生直肠异物滞留时应立即禁食并避免自行抠挖,采取侧卧位减少肠道压力。就医后需配合影像学检查明确异物位置与性质,术后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预防方面需妥善保管小物件,儿童玩具应避免可吞咽部件,精神障碍患者需加强看护。若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需及时复诊排除肠穿孔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