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38人阅读
儿童流鼻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鼻部、调整环境湿度、使用药物止血、就医处理等方式治疗。儿童流鼻血通常由鼻腔干燥、外力损伤、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儿童流鼻血时,家长需立即让儿童保持坐姿,头部稍向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压迫止血,持续5-10分钟。避免仰头或躺下,防止血液倒流呛咳。若出血量较少,多数可通过压迫止血缓解。压迫时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轻塞鼻孔辅助止血,但不可用力过猛或塞入过深。
2、冷敷鼻部家长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儿童前额或鼻根部,通过低温使鼻腔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每次冷敷5-10分钟,间隔2-3分钟重复进行,避免冻伤皮肤。冷敷适用于外伤或鼻腔干燥导致的出血,若合并发热或血液疾病需谨慎使用。冷敷后需观察出血是否停止,若持续出血需结合其他措施。
3、调整环境湿度干燥环境易导致鼻腔黏膜干裂出血,家长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调直吹。冬季可给儿童涂抹凡士林或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过敏性鼻炎患儿需减少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日常多饮水,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K摄入有助于增强血管韧性。
4、使用药物止血反复出血或出血量较大时,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粉局部填塞,或应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收缩血管。血液系统疾病患儿需按规范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禁止自行使用止血药物,尤其避免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导致药物性鼻炎。常用止血药物包括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等。
5、就医处理若压迫15分钟后仍出血不止,或伴随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家长需立即送医。医生可能采用硝酸银烧灼、电凝术或前鼻孔填塞处理严重出血。鼻中隔偏曲或肿瘤需手术矫正。血液病患儿需转诊血液科系统治疗。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描述出血频率、诱因及家族病史。
儿童流鼻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抠挖鼻腔,饮食宜清淡温凉,可适量食用梨、藕等凉血食物。家长需定期修剪儿童指甲,教育其勿将异物塞入鼻腔。反复出血超过每周2次或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潜在疾病。日常可补充维生素C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