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51人阅读
三年长期腹泻不一定是肠癌,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或结肠息肉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肠镜、粪便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
1、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胃肠病,常因精神压力或饮食刺激诱发,表现为反复腹泻伴腹胀腹痛,排便后症状缓解。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益生菌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功能。
2、慢性肠炎慢性肠炎多由感染或自身免疫异常导致,腹泻症状持续数月以上,可能伴随黏液便或低热。需通过粪便培养或血清学检查确诊,治疗可选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蒙脱石散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乳糖不耐受先天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进食乳制品后腹泻,症状呈间歇性发作。可通过氢呼气试验诊断,建议改用无乳糖食品,必要时补充乳糖酶胶囊。家长需注意儿童长期腹泻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应尽早排查此病因。
4、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引发腹泻与消化不良。粪便检测可见菌群多样性降低,治疗需停用相关药物并补充酪酸梭菌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
5、结肠息肉较大息肉可能刺激肠黏膜导致慢性腹泻,部分息肉有癌变风险。肠镜检查能明确息肉大小及性质,较小息肉可在内镜下切除,较大者需行腹腔镜手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并保持低渣饮食。
长期腹泻患者应记录排便频率与性状变化,避免高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电解质。若出现体重下降、血便或夜间腹泻等预警症状,须立即就诊排查肿瘤可能。日常可饮用淡盐水预防脱水,烹饪时注意食材卫生,腹部保暖有助于缓解肠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