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2人阅读
伤口包扎可使用无菌纱布,操作时需遵循清洁、覆盖、固定三步原则。主要有清洁伤口、覆盖纱布、固定包扎、观察渗血、定期更换等方法。
1、清洁伤口包扎前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表面,去除泥沙等异物。若伤口较深或有活动性出血,需先压迫止血。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接触创面,以免刺激组织影响愈合。清洁后轻拍周围皮肤保持干燥。
2、覆盖纱布选择大于伤口边缘2厘米的无菌纱布,单层平整覆盖创面。渗出液较多时可叠加2-3层纱布,但需确保透气性。若使用凡士林纱布,需直接贴合创面再覆盖干纱布。关节部位包扎时需预留活动空间。
3、固定包扎用医用胶带呈对角线固定纱布四角,关节处可用弹性绷带螺旋缠绕。压力需均匀适中,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易导致纱布移位。手指等小伤口可用创可贴替代,大面积伤口建议使用自粘绷带。
4、观察渗血包扎后30分钟检查纱布有无渗血扩散,若血液渗透外层需立即加压并重新包扎。浅表伤口渗液24小时内逐渐减少属于正常现象。出现搏动性出血、纱布持续渗湿或伤口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
5、定期更换清洁干燥伤口每1-2天更换一次纱布,污染或潮湿需立即更换。揭除旧纱布时顺毛发生长方向缓慢剥离,粘连严重可用生理盐水浸润。换药时观察创面有无红肿、化脓等感染迹象,新生肉芽组织呈粉红色为愈合良好表现。
日常保持包扎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污水。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但不宜超过24小时。恢复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西蓝花等。若出现发热、伤口跳痛或周围皮肤发红发热,提示可能感染需及时就诊。关节部位伤口愈合初期应限制剧烈活动,防止牵拉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