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84人阅读
绿色尿液可能与饮食色素摄入、药物代谢或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
绿色尿液通常由食物或药物中的色素经肾脏排泄导致。大量食用含人工色素的食品如绿色糖果、饮料,或服用吲哚美辛肠溶片、酚酞片等药物时,色素未被完全分解即可使尿液呈绿色。这类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停止相关饮食或药物后尿液颜色可逐渐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轻微排尿不适,但无发热或腰痛等全身症状。
少数情况下需考虑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该病原体产生的绿色色素可改变尿液颜色,通常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或血尿。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选用注射用硫酸阿米卡星、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遗传性高钙尿症等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异常,但概率较低。
日常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规律,避免过量摄入含色素食物,出现持续绿色尿或伴随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