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96人阅读
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由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共用个人物品、免疫力低下、医源性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用药、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增强免疫力等方式干预。沙眼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可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眼部感染等疾病。
1、性接触传播沙眼衣原体主要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感染者可能出现尿道分泌物增多、排尿疼痛等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2、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沙眼衣原体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结膜炎或肺炎。表现为眼睑红肿、脓性分泌物等。新生儿可外用红霉素眼膏,严重时需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注射液。建议孕妇产前进行衣原体筛查。
3、共用个人物品接触被污染的毛巾、浴巾等物品可能引发眼部感染。典型症状包括眼睑滤泡增生、角膜血管翳。可使用利福平滴眼液、四环素眼膏等局部用药,配合热敷缓解症状。个人用品应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
4、免疫力低下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发生反复感染。除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外,可能伴发热、关节痛等全身表现。需在医生指导下延长抗生素疗程,同时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
5、医源性感染不规范医疗操作可能导致医源性传播。如眼部感染持续不愈可能需结膜刮除术,盆腔感染严重者需腹腔镜探查。术后应继续使用克拉霉素缓释片预防复发,定期复查衣原体抗体。
预防沙眼衣原体感染需注意性行为防护,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感染者应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避免饮酒。日常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出现尿频尿急、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购买药物治疗。治疗后3个月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