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88人阅读
晒后需注意避免二次暴晒、及时降温舒缓、加强保湿修复、观察皮肤反应、避免刺激护理。晒伤后皮肤屏障受损,需针对性护理以减少炎症反应和色素沉着风险。
1、避免二次暴晒晒后48小时内应严格避免紫外线照射,外出时选择物理防晒措施如遮阳伞、防晒衣等。此时皮肤处于炎症期,对紫外线敏感度显著增加,重复暴晒可能加重红斑、水肿等反应,并提高晒斑形成概率。若必须接触阳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化锌类物理防晒霜。
2、及时降温舒缓晒后2小时内用4-10℃冷毛巾或医用冷敷贴间断冷敷15-20分钟,每日重复3-4次。低温能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缓解灼热感和疼痛,但需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可配合使用含芦荟提取物、泛醇等成分的凝胶类产品辅助降温。
3、加强保湿修复晒后72小时是皮肤修复关键期,需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保湿产品,每日涂抹3-5次。避免含酒精、香精的刺激性护肤品。中重度晒伤者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表皮细胞再生。
4、观察皮肤反应密切监测是否出现水疱、剧烈疼痛、发热或寒战等症状,这些可能提示二度晒伤或感染。儿童晒伤后家长需特别关注其精神状态变化。若72小时内症状未缓解或出现皮肤糜烂,应立即就诊皮肤科。
5、避免刺激护理晒伤后1周内禁止去角质、使用酸类护肤品或进行美容仪器操作。清洁时选择氨基酸类温和洁面,水温控制在32-35℃。避免搔抓或摩擦患处,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机械刺激。
晒后护理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2500毫升,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减轻氧化损伤。饮食宜清淡,减少光敏性食物如芹菜、柠檬等摄入。若出现全身症状或皮肤破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或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恢复期持续使用防晒产品至少1个月,防止色素沉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