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21人阅读
一只脚后跟疼通常与癌症无关,多数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或外伤等常见原因引起。仅当伴随体重骤降、夜间剧痛或局部肿块等异常症状时,才需考虑罕见骨肿瘤可能。
足底筋膜炎是脚跟疼痛最常见的原因,长时间站立、行走或穿不合适的鞋子可能导致足底筋膜反复牵拉损伤。疼痛多表现为晨起第一步或久坐后起步时明显,活动后减轻。跟骨骨刺则因长期应力刺激形成骨质增生,压迫周围组织引发刺痛。外伤如跟骨骨折或肌腱拉伤也会导致局部肿胀和压痛。这些情况通过休息、冰敷、矫形鞋垫或物理治疗多能缓解。
骨肉瘤或转移性骨肿瘤引起的脚跟疼痛概率极低,但若疼痛持续加重且夜间更甚,伴随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或触及硬质肿块,则需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肿瘤也可能导致跟骨病理性骨折。此类情况需通过X光、MRI或活检进一步鉴别。
日常应选择软底鞋并控制体重,避免赤足行走。疼痛发作时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用网球滚压足底。若保守治疗1-2周无改善,或出现发热、皮肤发红等感染迹象,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排查病因。癌症相关脚跟疼痛通常伴有其他全身症状,无须过度恐慌但需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