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4人阅读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牙龈炎仅累及牙龈组织,而牙周炎已侵犯牙周支持结构如牙槽骨和牙周膜。
1、病变范围牙龈炎病变局限于牙龈边缘和龈乳头,表现为牙龈红肿、探诊出血,但无附着丧失。牙周炎则伴随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牙齿可能出现松动移位。两者可通过牙周探诊深度和X线片检查明确区分。
2、可逆性差异牙龈炎通过规范洁治和口腔维护可完全恢复,牙周炎造成的牙槽骨吸收不可逆,需通过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治疗控制进展。早期牙周炎及时干预可阻止骨吸收,但已丧失的牙周组织无法再生。
3、症状表现牙龈炎以牙龈出血、口臭为主要症状,疼痛感不明显。牙周炎除出血外,可能出现咀嚼无力、牙齿敏感、牙龈退缩,晚期伴发牙周脓肿时会有剧烈疼痛。部分牙周炎患者可见牙齿扇形移位。
4、致病因素两者均由菌斑微生物引发,但牙周炎与特定致病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关系更密切。糖尿病、吸烟等系统因素会加速牙周炎进展,而牙龈炎受局部刺激因素影响更大。
5、治疗方式牙龈炎通过超声洁治配合氯己定含漱液等局部用药即可控制。牙周炎需分阶段治疗,包括机械清创、局部缓释药物如米诺环素软膏应用,中重度病例可能需牙周手术或植骨修复。
建议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已确诊牙周炎患者需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控制菌斑堆积。吸烟者应戒烟,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这些措施有助于减缓牙周组织破坏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