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6人阅读
身边有焦虑症的朋友可通过倾听陪伴、鼓励就医、避免刺激、学习相关知识、引导放松训练等方式提供帮助。焦虑症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压力、脑内化学物质失衡、创伤经历、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过度担忧、心悸、出汗、肌肉紧张、睡眠障碍等症状。
1、倾听陪伴保持耐心倾听朋友的感受,避免打断或否定其情绪。焦虑发作时可陪伴其进行深呼吸练习,用平稳语调引导关注当下环境。日常沟通中减少说教,多用肯定的语言表达支持,例如我理解您现在很难受。注意观察朋友的情绪变化规律,在其脆弱时段增加陪伴频率。
2、鼓励就医建议朋友到精神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就诊,专业评估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物。认知行为疗法对纠正错误认知模式有明确效果,可推荐朋友参与正规心理治疗。若出现自伤倾向或严重躯体症状,需立即陪同前往急诊。
3、避免刺激减少在朋友面前讨论引发焦虑的话题,如职场竞争、健康风险等。聚会时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拥挤嘈杂场所。不强迫朋友参加社交活动,尊重其需要独处的需求。帮助筛选社交媒体信息,暂时屏蔽负面新闻推送。
4、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焦虑症的生理表现如交感神经亢进原理,能更理性看待朋友的躯体症状。掌握正念减压、渐进式肌肉放松等实用技巧,可在朋友紧张时指导练习。识别惊恐发作的典型表现如濒死感,避免因慌乱加重朋友的不适。
5、引导放松训练陪同朋友进行每日10-15分钟的腹式呼吸训练,用4-7-8呼吸法调节自主神经。推荐使用冥想类应用程序辅助练习,如身体扫描冥想。温和鼓励朋友尝试瑜伽、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
日常可准备薰衣草精油等舒缓物品帮助朋友缓解紧张,督促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注意观察朋友症状变化,若持续加重需及时联系其家属或医生。帮助过程中也要关注自身情绪状态,避免过度卷入产生替代性创伤,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