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4人阅读
手部肌腱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手部肌腱损伤通常由外伤、慢性劳损、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肌腱损伤或部分撕裂。损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指4-6周,保持肌腱处于放松状态。固定期间可配合冰敷缓解肿胀,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拆除固定后需循序渐进进行手指屈伸功能锻炼,避免发生肌腱粘连。
2、药物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缓解疼痛和炎症。若存在感染需配合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肌腱修复期可辅助使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如云南白药胶囊、跌打丸促进组织修复。
3、物理治疗拆除固定后2周开始康复理疗。超声波治疗能促进肌腱愈合,每日1次连续10-15次。蜡疗可软化瘢痕组织,水温控制在50-55℃。后期采用渐进式抗阻训练增强肌腱强度,使用弹力带从轻度阻力开始,每日训练3组,每组10-15次。
4、手术治疗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修复。急性损伤在6-8小时内行肌腱端端吻合术,慢性损伤可能需肌腱移植术。术后用石膏固定3-4周,配合早期被动活动防止粘连。复杂病例需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细缝合,术后康复周期可能延长至3个月。
5、康复训练术后4周开始系统康复。初期进行手指被动屈伸练习,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6周后加入主动活动,利用橡皮泥进行抓握训练。8周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避免突然用力。整个康复期需配合热敷和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治疗期间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肌腱胶原合成。康复训练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若出现发热、伤口渗液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长期使用电脑或重复手部动作者建议每工作1小时休息5分钟,预防慢性肌腱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