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82人阅读
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日常共餐、握手、拥抱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导致感染。
乙肝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中,但唾液中的病毒含量极低,且消化道不具备病毒传播的条件。共用餐具、共食饭菜时,只要口腔黏膜没有破损出血,病毒无法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我国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更多是出于卫生习惯考虑,并非针对乙肝防控。日常工作学习中的正常社交接触,包括同桌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行为均无传染风险。
存在极少数理论上的传播可能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感染者处于高病毒复制期且唾液带毒量异常增高,共餐者口腔存在新鲜创口,病毒通过创口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需要警惕的是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或在不规范场所进行纹身、拔牙等有创操作。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未接种者建议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若抗体阴性应及时补种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可有效阻断病毒感染。乙肝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规范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传染性。日常接触中无须过度防护,消除歧视与误解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