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20人阅读
肾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骨关节结核、肠结核等肺外结核病灶,少数由淋巴或血行播散直接感染肾脏引起。肾结核属于泌尿系统特异性感染,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期可出现尿频、尿急、血尿及腰部钝痛。
1、肺结核肺结核是肾结核最常见的原发病灶。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至肾脏皮质形成微小病灶,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结核菌重新活跃并侵犯肾髓质。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尿检可见脓尿和蛋白尿。确诊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尿液抗酸染色及影像学检查。治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持续6-9个月。
2、骨关节结核脊柱或髋关节结核病灶中的结核菌可通过静脉丛逆行感染肾脏。这类患者多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骨关节症状,后期可表现为顽固性尿路刺激征。CT检查可见肾实质虫蚀样破坏和钙化灶。除全身抗结核治疗外,严重骨破坏需配合病灶清除术,常用药物包括乙胺丁醇片、链霉素注射液等。
3、肠结核回盲部结核病灶中的结核菌可经淋巴系统扩散至肾脏。患者常伴有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等肠道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肠镜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可辅助诊断。治疗需联合护肝药物如葡醛内酯片,避免抗结核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4、淋巴播散感染腹腔淋巴结中的结核菌可经淋巴管直接侵犯肾周组织,进而穿透肾包膜。此类感染多表现为腰部持续性胀痛,B超可见肾周积液。需与肾周脓肿鉴别,穿刺液抗酸染色阳性可确诊。治疗需延长抗结核疗程至12个月以上,必要时行引流术。
5、血行播散感染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可引起全身血行播散,肾脏作为高血供器官易受累。患者往往病情凶险,出现高热、寒战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增强CT显示双肾多发粟粒样结节,需紧急使用注射用利福霉素钠等静脉制剂,并监测肝肾功能。
肾结核患者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结核菌排出,饮食需增加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治疗期间每月复查尿常规和肝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时可加用水飞蓟宾胶囊护肝。所有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筛查,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餐具需定期煮沸消毒。完成抗结核治疗后仍需随访3年,每半年进行一次尿液结核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