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痫病大发作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中医治疗儿童睡眠癫痫的方法?

中医治疗儿童睡眠癫痫可采用针灸、中药调理、推拿疗法、饮食调节和心理疏导等方法。儿童睡眠癫痫通常与肝风内动、痰热扰神、气血不足、脾虚湿盛及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1、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常用穴位包括百会、风池、内关等。对于肝风内动型癫痫,针灸可平肝熄风;痰热型则侧重清热化痰。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根据证型选择补泻手法,一般10-15次为1疗程。

2、中药调理:

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肝风型可用天麻钩藤饮,痰热型适用黄连温胆汤,脾虚型常用六君子汤。药物多选用息风止痉类如全蝎、僵蚕,安神类如酸枣仁、远志。需注意中药煎煮方法和服药时间,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

3、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通过特定手法调节脏腑功能,常用清肝经、揉小天心等手法缓解抽搐。对于睡眠不安可配合开天门、推坎宫等安神手法。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手法需轻柔避免刺激过度。

4、饮食调节:

饮食应避免辛辣燥热及肥甘厚味,推荐百合粥、莲子羹等宁心安神食物。痰湿体质需减少乳制品摄入,可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健脾化湿。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晚餐不宜过饱,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

5、心理疏导:

情志失调是癫痫发作诱因之一,需通过游戏疗法、音乐放松等方式减轻患儿焦虑。家长应避免过度保护或责备,建立和谐家庭氛围。可配合耳穴压豆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选取神门、心等穴位。

中医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时间,卧室环境应安静避光。白天适当进行八段锦、五禽戏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和电子屏幕刺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发作期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供医师参考。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出现皮疹或食欲减退应及时就医。治疗需坚持3-6个月以上,配合脑电图复查评估疗效。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儿童癫痫可以用伊来西胺片吗?

儿童癫痫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来西胺片。伊来西胺片是一种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神经递质有关,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适应症:

伊来西胺片适用于4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辅助治疗。该药物通过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发挥作用,对典型失神发作或肌阵挛发作效果有限。

2、药物成分:

主要成分为伊来西胺,属于新型抗癫痫药物,具有选择性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特性。药物代谢主要通过肝脏,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3、使用注意:

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胃肠道不适等,出现皮疹或行为异常需立即就医。不可突然停药以免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4、联合用药:

与其他抗癫痫药物联用时可能影响药效,如丙戊酸钠可能升高其血药浓度。合并使用中枢神经抑制剂可能加重嗜睡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

5、疗效评估:

用药3-6个月需复查脑电图评估效果,有效率约60-70%。若发作频率未减少50%以上,需考虑更换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应配合癫痫日记记录发作情况。

癫痫患儿除规范用药外,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闪光刺激、睡眠不足等诱因。饮食宜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B6、镁等营养素。发作期应侧卧防窒息,记录发作时长及表现供医生参考。定期复诊评估生长发育及药物副作用,必要时进行神经心理康复训练。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癫痫病的最新治疗方法是什么?

癫痫病的最新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神经调控技术、新型抗癫痫药物、生酮饮食疗法、精准手术切除及基因治疗。

1、神经调控技术:

迷走神经刺激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是目前应用较广的神经调控手段。通过植入式设备调节异常脑电活动,适用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最新研发的响应性神经刺激系统能实时监测并阻断癫痫样放电,临床数据显示可减少40%-60%发作频率。

2、新型抗癫痫药物:

第三代抗癫痫药如拉考沙胺、吡仑帕奈通过靶向电压门控钠通道或AMPA受体发挥作用。这类药物具有更高选择性,能减少传统药物导致的嗜睡、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部分新药对Lennox-Gastaut综合征等特殊癫痫类型效果显著。

3、生酮饮食疗法:

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可诱导酮体产生,改变脑能量代谢方式。改良版阿特金斯饮食和低血糖指数饮食更易耐受,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有效率约50%。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需监测血脂及肾功。

4、精准手术切除:

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可精确定位致痫灶,配合术中磁共振或唤醒麻醉技术,能最大限度保留功能区脑组织。激光间质热疗等微创方式创伤更小,适用于深部海马硬化等病灶,术后无发作率可达60%-80%。

5、基因治疗:

针对SCN1A、CDKL5等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正在临床试验阶段。腺相关病毒载体递送技术可修复异常离子通道,反义寡核苷酸药物能调控突变基因表达。目前对Dravet综合征等单基因癫痫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癫痫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闪光刺激、熬夜等诱发因素。建议进行游泳、瑜伽等低风险运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定期复查脑电图和血药浓度,药物调整需严格遵循医嘱。合并抑郁焦虑症状时应及时心理干预,家属需掌握癫痫发作时的急救体位保护方法。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儿童良性癫痫10岁能自愈吗?

儿童良性癫痫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10岁患儿预后通常良好,自愈可能性与发作类型、脑电图特征、家族史等因素相关。

1、发作类型:

典型良性癫痫以局灶性发作为主,表现为短暂面部抽搐或肢体麻木,这类发作多在青春期前自行消失。非典型发作可能伴随意识障碍,自愈概率相对降低。

2、脑电图特征:

中央颞区棘波是诊断关键指标,若脑电图显示单一病灶且放电频率低,预示自愈可能性高。多灶性放电或全脑异常波形可能提示需要医疗干预。

3、家族遗传因素:

约30%患儿有癫痫家族史,阳性家族史者自愈时间可能延长。遗传性良性癫痫通常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但需定期随访脑电图变化。

4、药物治疗影响:

未用药患儿中60%-70%可在16岁前自愈。使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可控制发作,但可能延长自然病程,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停。

5、神经发育评估:

认知功能正常的患儿自愈率显著较高。若存在语言迟缓或学习障碍,需警惕症状性癫痫可能,这类情况自愈概率较低。

患儿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闪光刺激。饮食注意均衡营养,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全谷物。鼓励参与温和运动如游泳、自行车,但需避免高空、潜水等高风险活动。家长需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每6-12个月复查脑电图,即使发作停止也应持续随访至青春期后。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癫痫患者居然能开车快来看看?

癫痫患者能否开车需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决定,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发作频率、药物控制效果、医生评估意见、法律规定及个人安全意识。癫痫发作未有效控制时严禁驾驶,病情稳定且符合医疗及法律要求者可能获得驾驶资格。

1、发作频率:

癫痫患者驾驶安全性的核心指标是发作间隔时间。多数国家规定至少6-12个月无发作方可申请驾照,频繁发作或近期有强直阵挛发作史者绝对禁止驾驶。发作预警症状明显且能安全停车的患者风险相对较低。

2、药物控制:

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是驾驶许可的前提条件。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药物需维持稳定血药浓度,服药期间出现嗜睡、头晕等副作用需暂停驾驶。药物调整期或漏服药物可能增加发作风险。

3、医学评估:

神经科医生需综合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及病史出具驾驶能力证明。夜间发作、睡眠剥夺诱发发作或存在进展性脑病变者通常评估不合格。部分国家要求定期复查,突发意识丧失的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需更严格限制。

4、法律规定:

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癫痫患者不得申请驾照,已确诊者需注销驾驶证。个别国家允许特定轻型车辆驾驶,但需提交年度健康证明并强制安装防护装置。

5、安全防护:

获准驾驶者应避免长途驾驶、夜间行车及单独驾车,车内需配备发作警报装置。建议选择自动挡车辆,避开高峰时段,并告知同乘人员应急处理方法。发作先兆出现时需立即靠边停车。

癫痫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闪光刺激等诱发因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适量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风险运动。建议使用服药提醒工具,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建立发作日记记录病情变化。外出建议携带医疗警示手环,公共交通出行时优先选择靠走道座位。病情稳定期可咨询医生开展职业康复训练,但需严格避免高空作业、机械操作等高风险工种。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热门标签

多肌炎 关节痛 口蹄疫 铍中毒 低钙血症 面肌抽搐 肺动静脉瘘 大泡性角膜病变 急性肾炎综合征 急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