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11人阅读
耳朵流脓水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
外耳道炎多因细菌感染或耳道潮湿引起,表现为耳痛、瘙痒和黄色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中耳炎常继发于感冒,伴随听力下降和耳闷感,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联合鼻腔减充血剂。鼓膜穿孔可由外伤或炎症导致,急性期需避免进水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超过3个月未愈合者需行鼓室成形术。日常清理脓液时应用无菌棉签轻柔擦拭外耳道口,禁止自行掏挖或使用偏方冲洗。
出现流脓症状应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