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85人阅读
双眼玻璃体后脱离可能由年龄增长、高度近视、眼部外伤、葡萄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定期眼科检查、玻璃体激光消融术、玻璃体切除术、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干预。
1、年龄增长玻璃体后脱离是玻璃体自然老化的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液化并与视网膜分离。患者可能出现眼前漂浮物或闪光感,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每6-12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若出现视网膜裂孔可考虑激光封闭,常用药物包括卵磷脂络合碘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改善微循环。
2、高度近视眼轴过长会导致玻璃体腔扩大,加速玻璃体变性。患者除飞蚊症外可能伴有视物变形,需每3-6个月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临床常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视网膜代谢,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后巩膜加固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
3、眼部外伤眼球钝挫伤可能引发玻璃体急性脱离,常伴随玻璃体积血。需紧急进行眼部B超检查排除视网膜撕裂,可注射血凝酶注射液促进积血吸收,后期若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需行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
4、葡萄膜炎炎症因子会破坏玻璃体胶原结构,多见于青壮年群体。典型症状包括眼红眼痛伴飞蚊增多,需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控制炎症,严重者需球旁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长期反复发作可能需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滴眼液治疗。
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代谢异常导致玻璃体粘连处牵拉性脱离,常合并视网膜新生血管。需严格控制血糖并每季度复查眼底荧光造影,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增生,增殖期病变需行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
建议避免剧烈头部晃动和重体力劳动,用眼时保持环境光线充足,每日热敷眼眶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适量食用蓝莓、胡萝卜、深海鱼类等护眼食物。若突然出现飞蚊增多伴视野缺损需立即就诊,避免延误视网膜裂孔的治疗时机。长期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