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31人阅读
肾结石手术后结石依然存在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二次手术、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等方式处理。肾结石残留通常与结石体积过大、位置特殊、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1、药物排石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残留结石,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促进排出。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排石颗粒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尿石通丸可缓解排尿疼痛。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血尿或腰痛加重。
2、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术后残留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直径在5-20毫米且硬度较低者。该治疗通过高能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术后需配合体位排石。禁忌证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及严重肥胖,可能出现肾周血肿或输尿管黏膜损伤等并发症。
3、二次手术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残留的鹿角形结石或多发结石,输尿管软镜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二次手术前需完善CT三维重建明确结石分布,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存在尿路感染或肾功能不全者需先控制感染。
4、调整饮食结构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尿酸结石应减少动物内脏和海鲜摄入。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1克。可适量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以增加尿枸橼酸浓度。
5、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2000-3000毫升,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可交替饮用纯净水与枸橼酸钾溶液,睡前饮水200毫升预防夜间尿液浓缩。避免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和浓茶,运动后需及时补充水分。
术后残留结石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是否增大或移位。出现持续腰痛、发热、无尿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日常可进行跳绳、爬楼梯等重力依赖性运动辅助排石,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急性嵌顿。保持每日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