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20人阅读
十五岁儿童多动症可通过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家庭支持、学校配合、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多动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环境刺激、脑损伤、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
1、行为干预行为干预是多动症的基础治疗方式,通过正性强化帮助儿童建立规则意识。可采用代币奖励法对完成作业等目标行为给予积分奖励,配合行为契约明确奖惩规则。结构化时间管理能减少拖延行为,建议将任务分解为15-20分钟的小单元。感觉统合训练对前庭觉失调患儿有帮助,包括平衡木、蹦床等器械训练。
2、药物治疗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可改善注意力缺陷和冲动症状,适用于学业受影响明显的患儿。托莫西汀胶囊是非兴奋剂类选择,对共患焦虑障碍者更安全。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下降和失眠。药物需配合行为治疗使用,避免节假日随意停药。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诊评估疗效。
3、家庭支持家长需保持一致的管教方式,避免过度批评或溺爱两极分化。建立清晰的日常作息表,固定就餐和睡眠时间有助于稳定情绪。亲子共同进行烹饪等结构化活动能提升专注力,每次活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家庭会议制度可定期讨论行为改善情况,用具体事例代替笼统指责。父母情绪管理培训能减少家庭冲突诱因。
4、学校配合教师可将患儿座位安排在讲台附近,减少环境干扰。允许分段完成试卷或使用答题卡替代抄写作业。课间安排擦黑板等消耗体力的任务,帮助释放过剩精力。建立每日行为反馈表,记录课堂专注时长和任务完成度。资源教室提供一对一辅导,对学习困难科目进行补偿教学。
5、心理疏导认知行为治疗帮助识别冲动前的身体信号,训练暂停深呼吸的应对技巧。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改善同伴关系,减少攻击性言行。正念冥想能增强自我觉察,每天练习10分钟身体扫描。艺术治疗为情绪表达提供安全出口,黏土雕塑有助于缓解焦虑。团体治疗让患儿获得同伴支持,分享成功应对经验。
家长需保证患儿每日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游泳或篮球等有规则的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锌、镁等矿物质,限制人工色素及高糖食品摄入。建立稳定的睡眠节律,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设备使用。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干预方案,青春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症状表现。培养绘画或乐器等特长有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但不要过度安排补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