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98人阅读
视网膜脱落患者一般不建议立即进行白内障手术,需优先处理视网膜问题。视网膜脱落属于眼科急症,可能影响视力恢复,而白内障手术时机需根据眼底状况评估决定。
视网膜脱落发生后,眼球内部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若进行白内障手术可能加重玻璃体牵拉,导致视网膜病变范围扩大。手术中使用的超声能量和灌注液压力可能干扰视网膜复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多数情况下需先通过玻璃体切割术或巩膜扣带术使视网膜复位,待病情稳定3-6个月后,经眼科医生评估确认视网膜贴合牢固,再考虑白内障手术。
少数视网膜浅脱离或局限性脱离患者,若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认黄斑区未受累,且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矫正时,可能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在严密监护下同期手术。这类情况需采用改良手术方案,如降低灌注压、避免后囊抛光等,但术后仍需密切观察视网膜状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落合并白内障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外伤,定期复查眼底情况。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散瞳药和抗炎眼药水,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等,出现闪光感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当补充含叶黄素、维生素A的食物,保持用眼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