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58人阅读
视网膜脱落可能由高度近视、眼部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后脱离、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视网膜脱落可通过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巩膜扣带术、气体填充术、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
1、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脱落可通过激光治疗封闭视网膜裂孔,或采用巩膜扣带术加固视网膜。常用药物包括卵磷脂络合碘片、羟苯磺酸钙胶囊、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等。
2、眼部外伤眼部受到外力撞击或穿透伤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患者常伴随眼痛、闪光感、飞蚊症等症状。外伤性视网膜脱落需尽快进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气体填充,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预防感染和促进修复。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落。患者可能出现视物变形、眼前黑影等症状。需先控制血糖稳定,再通过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可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血栓通胶囊等改善微循环。
4、玻璃体后脱离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可能导致玻璃体后脱离,牵拉视网膜造成裂孔性脱落。患者多见闪光感和飞蚊症加重。早期可通过激光封闭裂孔,严重时需行玻璃体切割术。可配合使用卵磷脂络合碘胶囊、银杏叶提取物片、甲钴胺片等营养神经药物。
5、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可能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发现早期病变可预防性激光治疗。出现视网膜脱落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术,术后可短期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不适。
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后需保持头部特定体位,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眼底。饮食上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注意用眼卫生,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