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32人阅读
免疫组化检查通常能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但并非绝对确保结果无误。免疫组化是病理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特异性抗体标记组织中的蛋白质,帮助鉴别肿瘤类型、来源及分化程度。
免疫组化技术能显著提升病理诊断的精准性,尤其在鉴别形态学相似的肿瘤、确定转移瘤原发部位、评估分子分型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例如对低分化癌的鉴别中,细胞角蛋白标记可区分上皮源性肿瘤,而波形蛋白标记有助于识别肉瘤。该技术还能检测激素受体、增殖指数等预后相关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多数情况下,结合常规HE染色与免疫组化结果,病理医生能给出明确诊断。
少数情况下免疫组化结果仍可能存在误差。抗体交叉反应可能导致假阳性,组织固定不当或抗原修复不充分可能引起假阴性。某些罕见肿瘤缺乏特异性标记物,或不同肿瘤共享相同标记物时,仍需结合基因检测等其他手段。样本质量问题如组织过小、挤压变形也会影响判读准确性。对于疑难病例,往往需要多学科会诊或二次取材复核。
病理诊断是综合判断过程,建议患者配合医生完善必要检查。若对结果存疑,可通过病理会诊寻求第二意见。诊断期间保持与主治医生的沟通,了解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依据。日常注意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和病理切片,便于病情跟踪和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