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31人阅读
嗜铬细胞瘤若不手术干预,可能导致高血压危象、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异常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
嗜铬细胞瘤持续分泌过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会引发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心悸、大汗三联征,可能伴随胸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长期未控制的儿茶酚胺过量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显著增加心肌梗死、脑出血等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儿茶酚胺性心肌病,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
肿瘤本身存在恶变可能,非手术治疗的嗜铬细胞瘤约有10%概率发展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可转移至骨骼、肝脏、肺部等部位,治疗难度显著增加。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患者若不手术,分娩时可能诱发致死性高血压危象。少数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建议确诊嗜铬细胞瘤后尽早进行术前药物准备,通常需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片控制血压2-4周,再考虑手术切除。术后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及儿茶酚胺代谢产物,警惕肿瘤复发。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的因素,保持低盐饮食并规律监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