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99人阅读
手被烫后产生灼痛感主要与皮肤神经末梢受热刺激、局部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有关。烫伤时高温会导致皮肤表层细胞变性坏死,激活痛觉感受器并释放炎症介质,引发疼痛信号传递至大脑。
皮肤接触高温物体时,热量迅速传导至表皮和真皮层,直接刺激游离神经末梢中的TRPV1受体。这类受体对40摄氏度以上温度敏感,被激活后产生电信号,通过脊髓神经纤维传递至大脑皮层痛觉中枢。同时受损细胞会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缓激肽等致痛物质,进一步降低痛阈并引发血管扩张。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水肿压迫神经末梢。深度烫伤还可能破坏皮肤神经末梢结构,造成持续性疼痛。
轻度烫伤后建议立即用15-25摄氏度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可降低皮肤温度并减少组织损伤。避免使用冰块直接冷敷以防冻伤。清洁伤口后可涂抹湿润烧伤膏或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若出现水疱切勿自行挑破,较大水疱需由医护人员处理。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日常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受压。恢复期间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如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伤及面部或会阴部,或出现发热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