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狐臭

腋下汗渍发黄是狐臭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腋下有疙瘩有点痛怎么回事?

腋下有疙瘩有点痛可能由毛囊炎、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乳腺增生、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热敷、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

1、毛囊炎:毛囊炎是毛囊周围组织感染引起的炎症,常因细菌感染、皮肤摩擦或卫生不良导致。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能伴有脓疱。治疗可使用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每日涂抹2-3次,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淋巴结肿大:腋下淋巴结肿大常因感染、免疫反应或肿瘤引起。表现为局部肿块、压痛,可能伴有发热或乏力。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次500mg,每日3次,持续5-7天。

3、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的囊肿,常因油脂分泌过多或皮肤清洁不当引起。表现为无痛或轻微疼痛的肿块,可能伴有感染。治疗可通过手术切除,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4、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异常增生,常因激素水平波动引起。表现为腋下肿块、疼痛,可能伴有乳房胀痛。治疗可使用中药调理如逍遥丸,每次8粒,每日3次,持续1-2个月,同时避免情绪波动。

5、感染:腋下感染可能因细菌或真菌引起,常因皮肤破损或卫生不良导致。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能伴有发热。治疗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每日涂抹2-3次,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腋下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衣物摩擦。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适量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腋下肉多是什么原因?

腋下肉多可能与脂肪堆积、淋巴组织增生、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以及局部炎症等因素有关。

1、脂肪堆积:腋下区域脂肪堆积是常见原因,尤其是体重超标或局部脂肪分布不均的人群。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可以有效减少脂肪堆积。

2、淋巴组织增生:腋下富含淋巴组织,长期炎症或感染可能导致淋巴组织增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局部感染,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

3、激素水平变化:女性在青春期、孕期或更年期,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腋下组织增厚。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激素调节。

4、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腋下脂肪分布较多。通过适度运动和饮食控制,可以改善局部脂肪分布,但遗传因素无法完全改变。

5、局部炎症:腋下皮肤长期摩擦或感染可能引发炎症,导致组织肿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软膏治疗。

日常护理中,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腋下过度摩擦;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运动方面,可进行针对性的上肢训练,如哑铃侧平举,帮助减少腋下脂肪堆积。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腋下淋巴结需要手术吗?

腋下淋巴结肿大通常不需要手术,具体治疗方式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腋下淋巴结肿大可能由感染、炎症、免疫反应、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压痛、发热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肿瘤治疗等,手术仅在特定情况下考虑。

1、感染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是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例如乳腺炎、皮肤感染等。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等。感染控制后,淋巴结肿大通常可自行消退。

2、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可能引发淋巴结肿大,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片10mg,每周一次、泼尼松片5mg,每日一次等,必要时可结合免疫抑制剂。

3、肿瘤转移:恶性肿瘤如乳腺癌、淋巴瘤等可能转移至腋下淋巴结。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放疗或手术。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注射液175mg/m²,每三周一次、多柔比星注射液50mg/m²,每三周一次等。手术仅在淋巴结转移明确且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

4、免疫反应:疫苗接种或过敏反应可能引发淋巴结肿大,例如新冠疫苗接种后。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可考虑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每日一次缓解症状。

5、其他因素:其他罕见原因包括结核病、寄生虫感染等,需根据具体病因治疗。结核病可使用异烟肼片300mg,每日一次、利福平胶囊600mg,每日一次等抗结核药物,寄生虫感染则需使用相应驱虫药物。

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和病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淋巴系统功能。若淋巴结肿大持续不退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乳房腋下两侧偶尔刺痛怎么回事?

乳房腋下两侧偶尔刺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如经期激素波动、内衣过紧、运动过度等,病理性因素如乳腺增生、淋巴结肿大等。针对不同原因,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1、激素波动:女性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乳房组织敏感,引起刺痛感。这种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热敷或减少咖啡因摄入缓解。

2、内衣不适:过紧或材质不透气的内衣可能压迫乳房和腋下组织,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刺痛。选择合适尺寸的内衣,避免长时间穿戴过紧的衣物。

3、运动损伤:剧烈运动或不当的锻炼方式可能拉伤胸部或腋下肌肉,造成短暂刺痛。适当休息、局部按摩或使用冰敷有助于减轻不适。

4、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情绪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胀痛、刺痛,尤其在经期前后加重。可通过服用中药如乳癖消片每日3次,每次3片或西药如他莫昔芬每日1次,每次10mg治疗。

5、淋巴结肿大:腋下淋巴结肿大可能与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疾病有关,通常伴有触痛、发热等症状。需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如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每日3次,每次500mg,炎症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每日3次,每次200mg。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适当进行瑜伽或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坚果、全谷物和绿叶蔬菜,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腋下靠近乳房地方疼痛怎么回事?

腋下靠近乳房地方疼痛可能由乳腺增生、淋巴结炎、肌肉拉伤、乳腺炎、神经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按摩、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1、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胀痛、腋下疼痛等症状。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疼痛,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成药如乳癖消片、逍遥丸等。

2、淋巴结炎:腋下淋巴结炎可能与感染、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肌肉拉伤:腋下靠近乳房的肌肉拉伤可能与运动不当、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疼痛,必要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等。

4、乳腺炎: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可能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V钾片、头孢氨苄胶囊等,同时注意乳房清洁,避免乳汁淤积。

5、神经痛:腋下神经痛可能与神经受压、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刺痛、灼痛等症状。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疼痛,必要时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疼痛。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腹茧症 胆管梗阻 慢性鼻炎 半月板变性 肾动脉狭窄 甲-髌综合症 过敏性血管炎 胃恶性淋巴瘤 矢状窦旁脑膜瘤 黑色丘疹性皮肤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