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61人阅读
手脚发麻可能与抑郁症有关,但更多由神经系统或血液循环问题引起。抑郁症患者可能因长期情绪低落、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肢体麻木感,但需优先排查颈椎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器质性疾病。
抑郁症伴随的手脚发麻通常与躯体化症状相关。长期心理压力会导致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影响末梢血液循环,表现为间歇性麻木或刺痛感,这种症状往往随情绪波动而变化。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典型抑郁表现,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心理评估量表如PHQ-9可辅助诊断,改善抑郁情绪后肢体症状多能缓解。
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手脚发麻更为常见。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会出现单侧上肢放射性麻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对称性手套袜套样感觉异常,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相关。维生素B12缺乏、腕管综合征等也可引发类似症状,需要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等明确病因。这类麻木通常持续存在,且伴有特定神经损伤体征。
若出现持续或进行性加重的麻木症状,建议神经内科就诊完善检查。对于抑郁相关症状,心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可能改善躯体不适。日常可进行温水泡手、肢体按摩促进循环,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