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8人阅读
手腕粉碎性骨折骨裂可能会产生后遗症,但通过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可降低风险。粉碎性骨折指骨折处骨质碎裂成多块,骨裂则是骨质出现裂纹但未完全断裂,两者均属于腕部严重损伤。
若骨折复位不良或固定不牢固,可能导致腕关节畸形愈合,表现为活动受限、慢性疼痛或腕部力量减弱。长期制动可能引发关节僵硬、肌腱粘连,影响抓握和旋转功能。部分患者因软骨损伤或创伤性关节炎,在天气变化或劳累后出现持续性酸痛。神经血管损伤未及时修复时,可能遗留手指麻木或血液循环障碍。
规范治疗可显著减少后遗症概率。手术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确保骨块精确对位。术后早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指屈伸、腕关节被动活动等康复训练,6-8周后逐步增加抗阻练习。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红外线照射能促进骨痂形成。儿童患者因骨骼再生能力强,后遗症概率通常低于成年人。
建议伤后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进度,避免过早负重。日常可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配合维生素D3促进骨修复。若出现肿胀复发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查排除内固定松动或愈合不良。吸烟饮酒可能延缓愈合,康复期应严格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