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25人阅读
手足口病在未起泡时仍可能具有传染性。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病毒在潜伏期和发病初期即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等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在发病前1-2天就已存在,此时患者虽未出现典型疱疹症状,但病毒已开始在体内复制并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传播。病毒在患者唾液、鼻腔分泌物中的浓度较高,与患者共用餐具、玩具或直接接触都可能造成感染。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在症状出现前被感染。
少数情况下,部分感染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发热或无症状感染,但仍具有传播病毒的能力。这类隐性感染者同样需要通过隔离措施防止病毒扩散。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较长,对门把手、玩具等物体表面消毒能有效阻断传播链。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加强个人卫生管理,使用肥皂流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患儿使用的餐具、毛巾应单独清洗消毒,家长处理患儿粪便后需彻底清洁双手。出现聚集性病例时,托幼机构需做好晨检和日常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