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03人阅读
手足口病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个人卫生、隔离防护、饮食调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
1、保持个人卫生手足口病患儿需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家长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患儿接触的玩具、餐具和家具表面。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家庭成员。
2、隔离防护患儿应居家隔离至少1周至症状完全消失,避免去幼儿园或公共场所。家长护理时需佩戴口罩,处理患儿分泌物后立即洗手。家中其他儿童需避免与患儿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降低交叉感染概率。
3、饮食调理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藕粉,避免辛辣、坚硬或过烫食物刺激口腔溃疡。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注意乳头清洁。
4、观察病情变化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体温,观察是否有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注意口腔疱疹是否影响进食饮水,记录24小时排尿次数和尿量,警惕脱水发生。皮疹出现化脓或皮肤大面积红肿需警惕继发感染。
5、及时就医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频繁呕吐、呼吸急促、四肢冰凉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儿科或感染科就诊。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并发脑炎、肺水肿等,需住院接受静脉输液和密切监护。确诊后需按医嘱使用干扰素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应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室内通风换气。患儿康复后仍可能携带病毒,需继续做好2-4周的个人卫生管理。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无须过度消毒或恐慌。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发现病例时,应配合做好环境终末消毒和疫情报告工作。